關於宣化|把正確的觀念送進人心,讓心轉命也轉

 

什麼是「 宣化 」

宣傳,是把訊息擴散出去;宣化,是把道理安放進去。

前者追求聲量,後者追求心的轉動。

希夷門走的是「宣化」。

以天道思維為準繩,把能改變命運的正確觀念,清楚、誠懇、可操作地交到大眾手上。

我們不做迷信的生意,也不販賣恐懼;我們做的是破除迷信、還原因果、扶正人心。

 

 

 

迷信與信仰的分界

迷信常有五個特徵:

1) 以恐懼為動力(不做就會倒霉),

2) 以交易為核心(花錢買保證),

3) 以外求代內修(等他人「解決」我的人生),

4)斷章取義(只聽好聽的、只做輕鬆的),

5) 逃避因果責任(錯不在我,都怪運勢)。

 

正信則有五個指標:

1)合於因果(先找原因,再改行為),

2) 促進自省(身口意能被看見、被調整),

3)可被驗證(做了就有穩定、清明、秩序),

4)提升承擔(對家庭、工作、社會更盡責),

5) 增長慈悲與分寸(不逾矩、不妄為)。

 

希夷門強調:信仰需要理性,修持需要方法。神不是被人消費的商品,法也不是逃避人生的捷徑。

 

 

 

希夷門的立場與特色

天道思維為本:

先明白法則,再安放行為。修行不是追神通,而是修正心念與道路。

- 祖師觀:祖師是正神的職分與任務,不在於外在形像的華麗,而在於是否合乎天道與程序。有無神像不是關鍵,起心動念是否端正才是關鍵。

- 程序與分寸:每一項修持、每一場法會,皆有次第、持守與可驗證的效用;不誇大、不包山包海。

- 功果導向:看見行持後的改變,心穩、家和、關係清明、業力轉化,而不是僅僅「求一個好感覺」。

-破除迷信:不恐嚇、不綁票、不算命式操控;我們陪你看原因、給方法、驗成果。

 

 

 

給大眾的落地法門(可立即實行)

A. 身口意三檢(每日5分鐘):身、口、意分別檢視今日行為、言語與念頭。

B. 因果三問(遇事先停30秒):找原因、承擔責任、做一個可行的行動。

C. 一炷香靜坐持誦法(約30分鐘):準備空間、靜坐持誦、迴向功德。

D.護境四步:淨、定、正、結。讓空間與心境回到正氣與秩序。

 

 

 

常見迷思澄清

Q:不拜神像是不是不敬?

A:恭敬在心,不在形。外在形式是輔助,不以形起心才不被形牽著走。

 

Q:法會能不能一次解決我所有問題?

A:法會能調理、加持、開路,但根本的因果要靠你調整行為。天助自助,先做該做的。

 

Q:有靈通是不是比較厲害?

A:能量不是能力,分寸才是能力。真正的修行,是不讓情緒做主、讓正念帶路。

 

Q:破除迷信會不會把神祇都否定?

A:不。我們否定的是被濫用的說法與做法,而不是正神與正法。